三台天气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庆建党95周年 > 三台党史

【三台党史】野火春风:中共三台党组织的创立和土地革命风潮(一)

  
学习地方党史 圆梦美丽三台
 
第三期
 
中共三台县委党史研究室编                     20135 30
 
 野火春风:中共三台党组织的创立和土地革命风潮
 
(一)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低潮。1928年2月,中共四川临时省委在重庆召开第一次全委扩大会议,要求全川党组织转入地下活动,并明确提出“新省委应负责在顺庆、潼川(三台)等处发展党的组织”。
 1928年“二·一六”惨案发生后,中共四川临时省委安排于祯、杨鹤鸣转移三台,打入二十九军工作。他俩先后发展军政治部宣传员侯伯英、范弘先、罗定中加入中国共产党。4月,建立中共三台小组,侯伯英任组长。三台党组织成立后,深入到普通群众中,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形势,秘密培植进步力量,党员逐步发展。1929年2月,中共三台特支成立,隶属省委领导,书记侯伯英。随着三台特支组织工作稳步推进,党员人数增多, 11月,省委第二次全委会议决议建立潼川特区。12月,中共潼川特区委员会成立,隶属中共四川省临时委员会领导,书记史伯康。特区委辖三台、盐亭、射洪、绵阳4个特支,共有党员138人,其中县境内党员50人。在特区领导下,12月31日,建立三台北路特支(1930年2月改为北区区委)。
1930年6月,特区组织已有相当发展,县内基层党组织逐步发展到东路、南路等农村地区。7月,特区在芦溪王家桥俞汉杰家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历时8天,到会代表13人,其中三台代表7人,盐亭、绵阳、射洪代表各2人。会议总结了特区工作,听取了省军委书记余乃文传达中央政治局关于《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的决议和“集中红军进攻中心城市、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全国总暴动计划,改选了潼川特区领导班子。9月,潼川特区将党、团合并,成立行动委员会,统一领导各地暴动。从此,“左”倾错误在特区泛滥开来,党组织接二连三遭受重大损失。11月,在省委和潼川行委催促下,三台北区委提前发动塔子山武装暴动,但不幸被敌人侦破,区委遭破坏,特区联络站 “三八书店”被查封,暴动失败。12月,省委撤销行委,恢复党团组织,特区改为中共三台中心县委,书记鞠怀安,增辖中江特支。班子调整后,中心县委认真贯彻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纠正“左”倾错误,党组织进一步发展。到1931年6月,中心县委有党员150人。8月,中心县委班子调整,书记刘克谐。
1932年2月,省委增补黄泽(黄润民)为三台中心县委委员,并派党员骨干郭侠轩、黄绪轩到三台工作。12月,为配合红四方面军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省委进一步加强中心县委的领导,派余宏文(陈伯峦)接任中心县委书记,改组了中心县委。这年,县内党员有很大发展,达到111人,成为土地革命时期党员人数最多的一年;建立党支部20个,党组织覆盖30余乡,占全县乡镇总数50%以上。
1933年3月,省委先后派文俊(汪克明)、袁慕苏(袁牧华)、翁国强、郭仲纯到三台开展农运和军事工作,改组了中心县委,书记文俊(汪克明)。这一时期,国民党加紧“剿赤清共”步伐。10月,射洪、盐亭党组织首先遭到破坏,紧接着,三台、绵阳大批党员被捕。这次大“清共”,先后逮捕党员和进步群众100余人,三台中心县委下辖三台、射洪、盐亭、绵阳各县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根据三台白色恐怖的严峻形势,省委决定将中心县委活动区域撤至涪江以北,中江县委划归省委直接领导,南部县富村驿区委划归三台中心县委。中心县委机关迁址盐亭县龙潭子。1934年4月,中心县委书记文俊被捕。6月,文俊从押送途中逃回盐亭龙潭子。 10月,文俊在龙潭地区领导抗捐斗争时,再次被捕。年底,中心县委成员全部被捕,城乡基层组织遭到破坏。1935年5月,三台党组织活动中断。
这期间,为配合红军作战,省委加强了党在国民党川西北防区29军中的军事情报工作。1933年1月,建立了以袁奉樵为组长的特别军事小组,直属省军委领导,负责军事情报和兵运工作。1933年6月,中央派廖承志、罗世文等去川陕苏区途经三台时,罗世文将军事小组的组织关系移交中心县委书记文俊。1934年5月,袁奉樵等被捕,特别军事小组活动停止。
土地革命时期,三台建立了健全的地下党组织系统,党组织从1928年4月成立至1935年4月停止活动,前后历时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