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天气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络安全宣传】
>>您现在的位置:网络安全 > 网络安全常识

谁动了你的隐私?

  

你是不是经常接到一些电话,能准确说出你的姓名、工作单位甚至家庭住址?你知道你的信息是如何泄露的吗?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你了解多少呢?事实上,一张快递单,一条微博,一个公共Wi-Fi,日常生活中的这些小细节就可能将重要的个人信息暴露在不法分子面前。

    传统渠道

    旧手机

    • 即使“恢复出厂设置”甚至经过格式化,通过技术手段,手机里面的软件、通讯录、个人账户甚至密码等重要信息也能被还原。

    • 对策:尽量避免转卖存有个人账户资料的手机;若确有转卖必要,删除信息后,反复存储并清理几次大文件,或取出储存卡。

各类单据

    • 快递单、登机牌、账单、购物票据等单据包含了大量个人信息。

    • 对策:妥善保存各类单据,丢弃时将单据碎掉,或将个人信息涂黑;快递单上的地址不必过于详细,尽量填写工作单位。

身份证复印件

    • 银行、各种机构、考试报名等需要身份证复印件。

    • 对策:在身份证的实际内容处进行标注,写明其具体用途,分三行写,每行最后加一条横线。

网络渠道

    社交网络

    • 微博、微信朋友圈、QQ的定位功能会暴露家庭住址;许多人有晒照片的习惯,也会暴露个人信息;此外,社交账号资料也包含生日、学校、邮箱等个人信息。

    • 对策:在社交网络中避免透露真实身份信息,照片上的个人信息作模糊处理;谨慎使用“签到”功能;关闭微信的“允许陌生人查看十张照片”“通过手机号搜索到我”等功能。

   

网络调查

    • 网络问卷调查、趣味小测试等一般会要求填写个人信息,有些测试是专门用来套取用户信息的。

    • 对策:选择可靠的网站,填写信息前查验对方的真实情况。

 

网络简历

    • 简历上包含许多个人信息,设为公开状态时可被任意查看。

    • 对策:网络简历只提供必要信息,避免填写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等过于详细的个人信息。

黑客攻击

    钓鱼网站

    • 黑客仿冒真实网站的页面内容,或利用网站服务器程序上的漏洞插入危险代码,骗取用户账号、密码等私人资料。

    • 对策:通过第三方网站身份诚信认证辨别网站真实性,不随意填写个人资料。

木马病毒、恶意软件

    • 恶意软件不但能窃取手机隐私,在手机屏幕上弹窗推送广告,私自联网下载未知程序,还能后台私发扣费短信、群发短信等。

    • 对策:在官网或正规的应用商店下载软件;不点击陌生链接,不乱扫二维码;定期对电脑或手机进行木马查杀。

免费Wi-Fi

    • 无线网络登录加密的等级较低,或者路由器本身就存在安全漏洞,很容易被黑客入侵,截获无线路由器所传输的数据。

    • 对策:关闭手机的Wi-Fi自动连接功能,不在公共场所连接未设密码的Wi-Fi,避免在Wi-Fi环境下使用网银;谨慎使用“蹭网神器”。

“撞库”

    • 黑客利用已泄露的用户名和密码,尝试登录各个网站,“撞”出一些可以登录的用户名和密码。

    • 对策:设置复杂度较高的登陆密码,不用生日、电话号码、QQ号码等作为密码,定期更换重要账号密码。


随着网络发展,个人信息泄露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信息一旦泄露,接踵而至的就是来自犯罪分子的诈骗活动。要保护好我们的个人隐私,学会这些小技巧并不能一劳永逸。最重要的是要提高个人信息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在面对获得我们个人信息的不法分子时,保持头脑冷静,不怀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