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天气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跑出工业强县“加速度”

  

1.jpg

中国绵阳新闻网讯(记者 谢艳 文/图)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正如浓浓寒意中的春柳一样,12月9日,三台县工业强县暨投资促进大会,迎来了三台“工业强县”崭新的春天。

“一锤定音”使得一幅崭新的画卷次第铺开:“主色调”是“办大工业、大办工业”;“主轴线”是“项目大招商、产业大发展”;中心思想是走一条总量扩张的“高速路”、产业集聚的“升级路”、绿色发展的“特色路”……

在这片“有基础”“有优势”“有机遇”的土地上,三台人必须马不停蹄、昂首阔步,以“大规划引领、大园区承载、大项目带动、大力度扶持”培育出“百亿大产业、助力园区大提速”、开展“产业大招商”、推动“企业大发展”。

三台“赶超进位、底部崛起”的突破口在工业。“工业是短板”不再是三台人自怨自艾的借口和托辞,集人才资源、智力支撑、环境服务保障等要素于一体的三台正开足马力,奋勇逆流而上、弯道超车,让“工业强县”大旗猎猎生风。

“三有”催生“办大工业、大办工业”黄金期

12月9日,梓州大地春潮涌动,掌声雷鸣。三台工业园区被授予绵阳高端纺织服装产业园和绵阳健康食品产业园特色园区,佳联佳禧印染公司、台沃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0家三台本地企业纷纷荣誉加身。

更让三台人骄傲的是,四川三台力达泵业有限公司、四川省三台智光科技有限公司等已被首次认定为国家高新科技企业。

工业兴,则三台兴。工业强,则三台强。这些响当当的名字不仅擦亮了三台工业企业的品牌形象,更提升了三台人民“办大工业、大办工业的信心和决心。”

信心来源于过去的脚踏实地,来源于孜孜不倦的卓越追求。

何谓“有基础”?目前三台已拥有75户规模工业企业,近五年规模工业入库税金年均增长11%以上。今年1-9月,增长15.1%;1-10月,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10.2%,居全市第三位,产销率达98.3%,列全市第二位。工业投资增长29%,增速居全市第一。工业园区累计实现基础设施投入近20亿元,纺织服装、食品医药产业粗具规模。“有优势”在哪里?目前,三台生态环境、区位交通等优势不断增强,在现有绵遂、成德南等4条高速公路的基础上,还将新增2条铁路、2条高速公路、1座通用机场,交通次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凸显。此外,三台富集的水资源、充足的电力、天然气资源和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为发展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奠定了稳固基础。“机遇”正当时!省委多次强调,“要坚持工业强县富县,立足优势,选准主导产业,做大工业规模,提升发展质量”。市委、市政府也多次要求三台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尤其是“两新”产业,因为“农业大县不推动新型工业化永远没有出路”。这些优渥的外部政策环境迎来了三台“工业强县”的“黄金期”。

“项目大招商、产业大发展”引领效益“三条路”

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三台要走的是一条总量扩张的“高速路”、产业集聚的“升级路”、绿色发展的“特色路”,力争到202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90亿元以上,年均增速达到23%,工业对GDP贡献率达到30%。

目标已然清晰,路就在脚下,唯有“项目大招商、产业大发展”才能一步一个脚印。

首先,坚持“大规划引领”,发挥优势培育“百亿大产业”。重点搞好纺织服装产业、大健康食品医药产业两个产业规划,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规划;坚持“产城互动”,按照“一园二区两带”的工业发展总体布局,梓州产城新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建设“绵阳高端纺织服装产业园”,打造“中国工装之都”;芦溪工业集中区依托食品医药产业和紧邻绵阳科技城优势,重点发展食品制造、生物医药产业,建设“绵阳大健康产业园”,打造科技创新实验区;此外,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差异化发展”的思路,规划确定一批重点工业镇乡,加快发展壮大涪江流域、成南巴高速公路沿线两条“工业经济带”。

其次,坚持“大园区承载”,改革创新助推“园区大提速”。进一步优化园区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管理服务水平,走出一条特色化、专业化、集群化的园区发展之路,真正将园区打造成为全县项目建设的主阵地、创新创业的主战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关键点是“大项目带动”,全民发动开展“产业大招商”。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业发展的“生命线”,遵循“重点抓工业、关键抓项目、突出抓招商”的纲领创新方式“找项目”、全力以赴“建项目”。

此外,要“大力度扶持”,推动“企业大发展”。制定“一企一策”帮扶措施,让骨干企业“强”起来,中小企业“活”起来,特色品牌“亮”起来。

“三三三策略”助“短板”跑出“加速度”

过去,三台人总说“工业是短板”。

然而,只要能“啃硬骨头”、能“咬死不放”,“小短腿”也能“途中加速”,跑出好成绩。为此,三台以“三三三策略”助力“短板”加速。

工业强县是发展之纲、工作之重、任务之首,三台必须落实“三个责任”即领导责任、目标责任、工作责任。全县上下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以冲天的干劲、扎实的作风,一项一项政策去争,一个一个企业去跑,一个一个项目去抓,用实战推动成果实现。

要改善“三大环境”做优服务。三台必须进一步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承接经济辐射和经济外向扩张能力;要自己主动对接国家、省、市各项政策,进入大盘子,特别是要加快建立工业发展基金,构建现代财政金融体系,制定人才激励政策,落实各类要素保障,为项目、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撑;要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当好工业发展的“服务器”。

三台还要坚持“三个必须”,即必须克服困难,必须督办严格,必须奖惩逗硬。

事实证明,三台正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一切发展要素、一切保障措施,啃下这块“硬骨头”,真正以工业强县的“加速度”引领县域经济“大发展”。

新闻网后缀.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