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95周年】
【三台党史】涪江怒涛:掀起抗日救亡运动高潮(二)
2016-07-01 16:06:02 来源:三台电视台 【字体:小 大】
学习地方党史 圆梦美丽三台
第七期
|
涪江怒涛:掀起抗日救亡运动高潮
(二)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旗帜指引下,三台各界人民民族意识高度觉醒,爱国主义热情空前高涨,迅速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之中。
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1937年底,三台县成立“抗敌后援会三台分会”;1938年春,在三台地下党和进步人士推动下,成立三台抗日救国总动员委员会,中共三台特支组织委员吕锡胤(时任三台县政府兵役科科员)任委员,特支宣传委员屈义生参加三台抗日宣传团组建工作;下年,国立东北大学成立“东北大学抗敌后援会”。三个组织紧密配合,以城区中、小学校为主体,建立了20多个宣传队,通过讲演、歌咏、街头剧、漫画、壁报、标语等形式,从城镇到乡村,从学校到社会,广泛开展抗日宣传。同时不定期印发宣传简报,介绍各队义演、募捐和各届人士踊跃义买、捐资救国的动态,扩大宣传影响。1939年1月,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建立起的中共三台中心特支,高举抗日救国大旗,团结各界人士,动员全县人民抵御强敌,一致抗日,推动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40年和1941年日机两次轰炸三台后,更加激起全县人民的强烈反抗。三台人民满怀国仇家恨,掀起更大规模的抗日宣传。茶馆、街头巷院等群众集聚地到处都是宣传队慷慨激昂的演讲;《松花江上》、《打回东北去》等抗战歌曲广为流传;抗日剧社上演《日出》、《祖国在召唤》、《滕县血战记》等剧目,人们奔走相告,座无虚席;学校壁报团结进步力量,针砭时弊,痛斥国民党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反动行径。1943年5月,三台县举办抗日千人大合唱义演,观众达万人,掀起全民抗日救亡宣传的新高潮。鼓舞士气、催人奋进的各种宣传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三台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
掀起从军和支援前线的热潮 抗日战争一开始,一大批三台人民纷纷从军报国,奔赴前线,与日寇决一死战。青年学生主动请缨,踊跃参军;爱国志士毁家纡难,弃业入伍。八年抗战,全县出征军人达4万余人。他们先后分赴陕西、河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河南、广西、云南等地,参加了著名的淞沪、武汉、长沙大会战。为捍卫民族尊严,三台籍军人不惜流血牺牲,上海“8.13”战役、台儿庄大战、鲁南战役中,都有三台籍将士为国捐躯。据民国档案记载,八年抗战,全县阵亡将士959名。前方将士奋勇杀敌,后方人民戮力支前。1938年至1945年,先后开展了寒衣捐献运动、公民长期献金运动、飞机捐款运动、“七七”劳军献金运动。全县共捐献寒衣7000余件,黄谷14996石,购救国公债洋5万余元,捐献飞机款18万元、法币633.60元,购国难费17.48万元,劳军献金3.16万元;向抗战征属发放优待金和安抚费1亿元、谷14.39万石。为抗战需要,动员民工10万人次修建了刘营飞机场和飞机防空洞(国民党空军司令部53站飞机加油基地),并征调民工8500名修建了双流县飞机场。抗战时期,三台人民特别是农民生活十分困难,但他们不惜忍饥挨饿,慷慨解囊,鼓励前方将士英勇杀敌,有力支援了前方。
输送革命知识青年去延安和解放区 抗日战争时期,三台党组织先后向延安和解放区输送共产党员和革命知识青年100余人,保存了一批革命力量。1939年冬,在中共三台中心特支的安排下,国立六中20名学生奔赴延安。此后,国立六中贺敬之等30多名中共党员和进步学生在党组织的安排下,闯过敌人重重封锁,先后到达延安和中原解放区。1944年下半年,三台东北大学学生齐纪辛、商周、李一清等奔赴中原解放区。到1946年5月止,王友生、齐之平、李春江、刘黑枷、徐放等40余人又陆续奔赴中原解放区和华北解放区。在输送知识青年去延安和解放区的同时,三台一些进步社会青年在党的影响下,也纷纷投奔新四军和八路军,他们为党领导下的抗日部队注入了新鲜血液。
三台人民为抗日战争作出的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三台县作为川北地区的商贸中心和军事重镇,尤其是三台涪江流域两岸带状平原区和南区被确定为粮棉战略重点后,三台以其特殊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在抗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转入全面抗战后的几年间,东北、华北、华东沦陷区的许多国家机关、学校、事业单位陆续迁入三台,给三台带来了因人口骤然增长而出现的工作、生活等现实问题。三台大力发展生产,不仅解决了支援抗战的战争物质需要,而且解决了人民基本温饱,成为支援前方的重要后方基地。八年抗战,三台人民也因此遭受了重大人口和财产损失。1945年与1937年相比,全县人口减少76042人,适龄壮丁减少57279人;出征抗战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约5 %,战争造成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劳力大量流失,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后续发展。由于战争影响,县财政收入大幅减少,1945年与1935年相比,财政收入减少84,235,560元。因战争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个多亿,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精神损失更无法估量。三台人民为支持抗战承担了经济、人口、财产、精神多方面的损失,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